宋鲁郑:承认巴勒斯坦国,马克龙可不是为了加沙平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宋鲁郑】
在加沙走廊陷于恐怖大饥荒之际,法国总统马克龙7月24日宣布,法国将于9月份联合国大会开幕之际,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由此,法国也将成为西方G7集团中第一个承认的国家。
马克龙还呼吁立即停止加沙战争,释放所有人质,大规模救援加沙平民。同时“必须保障哈马斯解除武装,让加沙走廊变得安全,并重建加沙”。
确实,加沙的悲惨情况正如英国首相斯塔默7月24日所说的:加沙走廊正遭受“无法用语言描述而且无法辩解的”人道灾难,要求以色列立即给人道援助放行。
对于国际关系来讲,当一个国家要做一件事,它要选择一个时机,以确保成本最小、收益最大,马克龙显然抓住了这个机会。当然任何国家的外交都是服务于本国利益,利它不过是副产品。
从法国的利益出发,马克龙此举的考量主要有四。
二是法国和欧洲的能源来源多样化,不仅俄罗斯就连美国都成为全球能源的主要提供国。特别是法国的能源消费主要来自本国的核电站,长期占比超过70%。2014年法国决定将核电占比从当时的73%下降至2025年的50%,但到俄乌冲突爆发前仍高达62%。后来为应对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危机,不得不重新扩大核电,到今天又重新达到70%的比重。
2023年哈以冲突爆发以来,战争规模不断扩大,直至发展到以伊对抗。但在这个过程中,法国和欧洲仿佛一个看客,完全丧失了对中东的影响。
二是自特朗普2017年执掌白宫后,奉行实力和金钱原则,以各种手段强迫各国购买美国产品,包括军售。拜登上台后,更是借围堵中国之名,抢走法国和澳大利亚高达600亿美元的潜艇订单。
但问题在于,军售对于法国并不单纯只是一宗贸易,而是法国维持全球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柱。法国要想在世界事务上保持独立,必须拥有独立的军事研发能力。但法国国家规模太小,仅凭自己消费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开支,因此海外市场就成了它维持这个能力的必然选择。美国抢走潜艇订单也不是为了600亿美元,而是要打击法国的战略自主能力。
中东地区伊斯兰国家对巴勒斯坦拥有较大的同情和支持,法国此举无疑会极大地打动中东国家,从而为其恢复在中东的影响力打开高速通道。
这也是为什么马克龙在致信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时写道:通过承认巴勒斯坦国,法国旨在“为中东和平做出决定性贡献”,并“动员所有希望参与其中的国际伙伴做出贡献”。实质是为了法国重新恢复在中东的影响力。
二战战败令法国由一个世界强国沦为二流国家,因此它的最高国家利益就是恢复其原有的大国地位。美国则由一个区域强国成为世界霸主,它的最高国家利益就是维持这种地位。为此,美国一方面要遏制苏联,另一方面也要西方一统于它的号令之下。美国通过军事占领,控制了德国和日本,又通过马歇尔援助和建立北约控制了西欧多数国家。
对法美来讲,今天的局面某种程度上又是冷战的翻版:法国要借两极世界追求大国地位,美国则要一统西方对抗中国——双方的国家战略利益冲突依旧无解。
1、我大胆预测,俄罗斯与乌克兰将在不久——最迟不到年底——停战,俄罗斯和乌克兰要打仗了吗
2、十五运会即将迎来100天倒计时!粤港澳三地庆祝活动精彩纷呈,15运会
3、19岁男生喝农药自杀,不只是为了910块钱,二十九岁男青年喝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