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副防长担忧:伊以冲突证明,美国及盟友未准备好抵御导弹饱和攻击
【文/观察者网 柳白】据央视新闻消息,6月23日晚,伊朗对位于卡塔尔的美军基地发动导弹袭击。本轮冲突的导弹攻防引发外界广泛关注。美国前副防长斯蒂芬·布莱恩(Stephen Bryen)7月25日引用美国智库的最新研究指出,美国及其盟友目前在应对导弹饱和攻击方面准备严重不足,包括“萨德”在内的防空系统在成本、库存和弹药补给方面存在局限。
根据总部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家安全事务犹太研究所(JINSA)的一项研究,6月13日至24日期间,伊朗向以色列发射了574枚导弹。尽管以色列和美国采取了拦截措施,仍有部分导弹成功突防。
研究中有一些令人意外的发现,尤其是美军人员在以色列及海湾地区操作的“萨德”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
资料图:“萨德”反导系统 IC Photo
“萨德”设计用于拦截短程、中程和远程弹道导弹。每枚拦截弹造价1270万美元,虽然昂贵,但仍远低于每枚2800万美元的“标准”3 Block 2A型拦截弹。
“萨德”拦截弹采用动能撞击技术,战斗部没有炸药,拦截高度最高为约92英里(148千米),因此无法执行高度为310到620英里(498千米至998千米)的大气层外拦截任务,但以色列的高空拦截系统“箭”-3具备这样的能力。
JINSA报告称,在本轮伊以冲突中,“萨德”成功拦截了47.7%的伊朗导弹,拦截率之高出人意料。然而,为此美国消耗了至少14%的“萨德”弹药库存。按当前生产速度推算,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需耗时约8年才能补足库存。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仅知道“萨德”击落了92枚伊朗导弹,但不清楚发射了多少枚拦截弹。所谓“耗尽14%库存”仅指成功实施拦截的发射弹数量,并非总的发射数量。若以多发拦截一个目标计算,则实际库存可能比报告显示的更低。
据悉,伊朗还在冲突中使用了部分高超音速导弹,中国和俄罗斯早已拥有类似武器,这是“萨德”系统尚且没有能力应对的,虽有“增强版萨德-ER”的改进方案,但尚未获批实施。
以色列拥有“箭-2”和“箭-3”拦截系统,其中“箭-3”能够在大气层外执行拦截任务。以色列称在此次冲突中拦截了200余枚伊朗导弹,另有258枚导弹因被判定不会击中人口密集区或关键基础设施而未进行拦截。
布莱恩表示,这些信息表明,伊朗超半数的导弹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精度问题;同时也说明以色列的拦截弹库存和发射装置存在不足。显然,以色列已意识到这一短板,但它需依赖美国的制造能力来弥补缺口。
这也表明,没有美国的支持,以色列无法保卫自己的领土。“萨德”在保卫以色列方面的重要性至关重要。
“爱国者”系统在此次冲突中也发挥了作用,主要用于保卫卡塔尔的乌代德空军基地。冲突最后一天,伊朗向该基地发射了14枚短程和中程导弹,美国发射了30枚“爱国者”拦截弹,拦截了14枚导弹中的13枚。有1枚导弹突防造成破坏。
这实际上意味着,拦截每枚来袭敌方导弹至少需要发射2枚拦截弹。由于美国及其盟友极度依赖“爱国者”系统,拦截弹供应短缺造成了不小影响,比如美国为了支持以色列而停止了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导弹。
至于未来,布莱恩总结道,美国及其盟友尚未充分准备好应对导弹饱和攻击,防御覆盖不足,难以保障军事基地、指挥中心、空军基地、港口、后勤与工业设施的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昔日盟友、亿万富翁马斯克交恶后,致力于推动政府摆脱对马斯克旗下SpaceX的依赖。三名知情人士称,特朗普政府正在扩大寻找合作伙伴以建设“金穹”导弹防御系统,吸引亚马逊和大型国防承包商参与。
对于美国所谓的“金穹”计划,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此前回应称,该计划公然提出大幅增加外空作战手段,包括研发、部署轨道拦截系统,具有浓厚的进攻性色彩。美国奉行“美国优先”,执迷于谋求自身绝对安全,违反各国安全不受减损的原则,损害全球的战略平衡和稳定,中方对此严重关切,我们敦促美方尽早放弃发展和部署全球反导系统,以实际行动增进大国战略互信,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1、胜波黑发布会!郭士强肯定全队,谈三宁攻强守弱,回应内线与三分
3、你不许变成这样子!宝可梦新进化让玩家破防,宝可梦为啥进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