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齐聚山东济南 共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中新网济南7月25日电 (李明芮 王雪晨)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暨“十五五”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座谈会25日在山东济南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等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共探“十五五”时期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王永磊在致辞时表示,2011年,中国社科院率先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试点。随后,山东等12个地方社科院陆续跟进实施。当前,创新工程已成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战略性工程,成为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性工程,成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科研体制机制创新的引领性工程。
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袁红英介绍,山东社会科学院在全国地方社科院系统率先整体实施创新工程,探索出一条地方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之路。“我们深化智库外交,持续擦亮‘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尼山儒学对话会’‘中韩儒学交流大会’等品牌。其中,‘邹平记忆’(美国篇)——与美国智库学者座谈会获外交部通报表扬,并全国推广。”
当天,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型智库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搭建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谢辉以聚焦智库标志性成果为例,介绍该院打造的“北京社科”系列品牌。其中,《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作为标志性成果,连续四年在“全球数据大会”上发布。“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着力构建‘1+6’首都学术创新平台,同时培育了‘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等品牌论坛,显著提升了智库成果的使用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运平从强化改革出发,对新型智库建设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持续深化科研品质变革;二是系统推进评价方式改革,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三是持续优化内部治理模式,着力解决科研成果转化率低、青年人才成长慢等问题,为科研人员潜心科研创新提供良好环境。
山东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办公室主任、原副院长杨金卫表示,推动创新工程深入发展,需要在现有基础上持续深化改革。各智库要以“有为有位、有位有为”的担当,做到让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离不开”。“同时,要加强联系沟通,推动相关支持政策落地,通过系统化改革,优化制度创新环境。”
此次座谈会由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山东省智库联合会(山东智库联盟)、济南社会科学院协办。(完)
|
1、高铁上不能吃方便面的真实原因是什么?,高铁明确禁止吃方便面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