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蜜度研发副总裁:AI智能体正重塑办公校对新范式,蜜度智能养生会所怎么样
(文/刘媛媛 编辑/周远方)
7月26日,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启幕。作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本届大会聚焦AI技术前沿突破与产业融合创新实践,吸引了800余家企业参展。
以下为对话实录:
观察者网:蜜度今年是第几次来参加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张晓娟: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第一届是在2018年举办的,我们是从2020年开始参加的,到今年已经连续参加了5届。
张晓娟:我们今年的主题其实是围绕“AI for Easy Work让工作更轻松”展开的,智能体是大模型落地之后当前比较主要的一个智能形态。蜜度在整个展会期间带来了两个智能体和一个AI公文写作助手,三个AI+办公新产品。
其中一个是校对通智能体,用户只需上传文件,校对通智能体便能自动完成校对工作流程,一个指令即可轻松获得审校勘误报告。另外一款智能体产品是舆情分析智能体V助手2.0,只要下一个指令就可以直接撰写报告。除此之外,我们还推出了一个AI公文写作助手产品,可以实现公文模板写作、AI风格仿写、内容审核、润色和排版的全自动操作流程。
观察者网:这些产品跟以往相比有什么升级?
张晓娟:从三个产品形态分析,两个智能体+一个AI公文写作助手,都代表了“AI+办公”的应用场景。这也是我们在过去几年大模型应用场景的不断服务和探索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成绩,大部分落地的大模型都与我们的业务紧密结合,并且是客户最需要的三个方向和落地形态。
今年我们将蜜巢、文修两个大模型作为我们的算法底座。在应用层面上,改变AI软件的交付方式。
我们可以直接提供智能体,让这个智能体去完成用户所有的操作,这是今年最大的变化与升级。
观察者网:我们的客户主要还是政务单位和媒体?在政务、媒体行业等垂直领域场景中,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案例或数据可以证明蜜度的产品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张晓娟:对,以校对为例,比如现在出版行业有一本一、二十万字的书稿需要校对,如果使用人工逐字校对的话大概需要1-2周时间,但如果使用我们的产品,只需要1~2分钟,甚至几十秒就可以完成,这将大大提升效率。
另外从质量上分析,目前我们已经在全国拥有100多家出版社和几百家媒体客户,这些客户对审校有明确需求并且非常专业,他们认为蜜度的校对软件在人们容易忽视或者找不到问题的地方,都能够准确提出。
观察者网:其实市面上也有很多同类型的产品,蜜度相比其他企业产品有哪些独特的竞争优势?
我们的产品从研发阶段,就选定了人工智能领域先进的技术基础;并且持续将新技术与算法融入校对能力的迭代升级中。我们也有很多专业领域的用户,尤其在媒体出版领域积累了众多客户。过去几年间,通过大量真实用户的实际使用与反馈,这些反馈持续推动着产品质量的迭代升级。
第三个优势我认为是公司的服务多样性高,包括本地化部署VPN接口和软件SaaS形式,以及当前的智能体系,都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好的用户体验。我们关注客户的实际需求,并且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我们与许多合作伙伴,例如科大讯飞和华为昇腾,在他们的生态中引入我们的能力,以赋能合作伙伴。
观察者网:我听下来,蜜度的校对通功能和技术已经很完善了,那它未来还有可能再怎么去升级?
张晓娟:其实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升级,像出版方面就有几十种类型图书,比如教辅类、文史类、科技类、少儿类和创业类,会有很多插画和数字教材,还包括培训PPT、课件视频等各种图书类型。
对出版行业而言,并非单一的校对软件就能解决所有校对问题。例如,教辅图书的校对需求和科技类图书的校对需求就有不同。另外还有少数民族语言图书的校对、广告法的校对等等,这些对校对来说都很具有挑战性。
我们还需要持续深入业务、了解场景,随着业务的增多,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深,了解到的需求越多,产品能力也需要相应的“进化”,这些都是我们的升级方向。
观察者网: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研发需要与各行业的人共建?
观察者网:蜜度目前主要是To B,客户到位政务单位和媒体,后续是否考虑拓展C端市场?
张晓娟:当前整个公司业务模式还是会聚焦于B端市场。
张晓娟:我们确实能感受到大模型智能体带来变革,目前许多产品开始从功能交付到结果交付进行变化。
1、苹果折叠屏iPhone呼之欲出?华为高端市场遭遇劲敌,折叠屏 iphone
2、2000去承德外八庙,人家和尚到点下班,头套一戴,去歌舞厅蹦迪...,承德外八庙都是什么庙游览图
3、《明末:伐定天下》制作人讨《渊虚之羽》檄文:真明末真抗清,明末渊虚之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