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欧盟犯的两大战略错误,中国早就警告过他们,欧盟对外战略
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刚刚落下帷幕,双方就事关中欧关系的战略性问题、中欧合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热点问题等交换了看法。并表示将通过对话增进了解互信,妥善处理有关问题。
张维为: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已经形成了多极化格局,我们所处的已经是一个多极化世界。以金砖国家为例,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金砖国家的GDP总和已经远超七国集团,金砖国家目前约占全球GDP的40%,而七国集团仅占33%。但我们仍需要继续努力,才能够真正构建起多极化世界秩序。我想,今天关于这个议题的讨论,正是我们为构建多极化世界框架基础所做的努力之一。实现多极化世界并非易事,但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从中国的角度看,如今的欧洲已经丧失了自主性——更不用提独立性了,用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话说,欧洲简直成了美国的附庸,他们处处维护美国利益,而不是欧洲自身的真正利益。这在欧洲以外的人看来再明显不过,简直已经成为常识,你们(欧洲)既不独立,又在损害自身利益。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提出和践行的“一带一路”倡议,目前项目投资总额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约三分之一投向了非洲。中国为非洲修建或升级了超过1万公里铁路,建造了100多个港口。这些实实在在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欧盟眼里却成为了中欧之间的地缘政治博弈。其实中国的出发点很简单:非洲存在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缺口,而中国恰好具备竞争优势。中国提出“三共”原则——共商、共建、共享,这个理念在非洲广受欢迎。
从中国视角看欧洲,我们认为,欧盟整体上至少犯了两大战略错误。首先是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当时,包括我在内的中国学者就预言这场“阿拉伯之春”恐怕会演变为“阿拉伯之冬”,最终重创欧洲利益和西方整体利益。事实证明,最后“阿拉伯之春”确实变成了“阿拉伯之冬”,带来的难民危机等问题极大损伤了欧洲利益。
这正是中国在非洲做的事情——实际上,中国正在为非洲建设一个包括航空、陆路等在内的区域交通网络系统。过去,由于殖民体系存在,如果想从一个西非国家(比如加纳)前往东非国家(比如肯尼亚),必须经过伦敦,因为所有决定权都在宗主国手中。但中国向非洲表示,中国的理念是“合则兴”,而不是“分而治之”,所以,让我们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来建设区域交通网络。这一切正在积极推进中。
那么,为什么欧洲企业不加入进来呢?这并不是地缘政治问题,而是关乎整个人类的共同利益,关乎我们所说的互利共赢,这是很好的事情。加入“一带一路”应该是出于自身利益考量,而不是中国强迫你们加入这个项目。无论是欧洲公司、俄罗斯公司、美国公司还是非洲公司,全都可以自愿参与。真正的问题是,现在所有事情在欧洲都通过地缘政治竞争的视角解读,通过所谓的民主与专制的滤镜看待,这实在是十分愚蠢,完全与现实世界脱节。
举个例子,欧洲以辩论和讨论著称,曾经大张旗鼓地提出绿色转型、绿色协议这些概念。但在中国,这些都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这对全世界、对那些想要应对气候变化的人来说,都是极好的消息。到2024年,中国已经实现了碳达峰的目标,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了1.6%。要知道,中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经是世界最大经济体,仍保持着每年约5%的增长速度,同时还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大国,即便这样,中国仍然确保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下降。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中国生产了全球约三分之二的太阳能板、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既可以满足中国需求,也能够供应全世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出口国。因此,如今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战役,或许可以通过中国模式取得成效。那些应对气候变化所需要的设施设备,“中国制造”的设施设备可以使非洲和许多其他国家都能负担得起。这是具有变革性的,这是一场革命,但我们需要的是共同行动的决心。
我想举的第二个案例是推进生态治理的整体努力,也就是拉鲁什女士多次提到的“绿洲计划”,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席勒研究院就致力于此。而今天,在技术和绿色金融的支持下,借鉴中国经验,在非洲和中东防治荒漠化是可以实现的。
我为大家举个例子,中国已经完成了一个巨大的沙漠治理项目——位于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治理,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之一,整个沙漠面积相当于德国那么大。现在,整个塔克拉玛干沙漠已经被绿色防护带包围起来了(完成了“锁边”),这是中国持续46年不懈努力的成果。
在这个绿色防护带里面,中国建设了“光伏农场”,安装了数百万块太阳能板来生产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板下面还种着抗旱植被。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处新疆,现在新疆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谷物、小麦和玉米产地之一,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壮举。
而西方媒体,包括德国媒体,编造的最荒谬的故事就是抹黑新疆的报道,这对中国人来说简直太可笑了,只能让人嘲笑,所以,就让那些媒体留在黑暗中吧。每年,至少有2亿人次的游客去新疆旅游,事实就摆在那里,新疆的发展建设完全是一个成功的故事。
这也意味着,如果我们在非洲、在中东确立安全架构后,,中国的设备、中国的技术,还有绿色金融——中国在绿色金融方面也做得很好,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我们可以一起合作,把“绿洲计划”变成现实。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中国取得的这些成就背后,体现着非常重要的中国理念,当然最著名的就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我们拒绝美国那套“如果不在餐桌上,就在菜单上”的逻辑,那是弱肉强食的狼性世界,而不是真正的人类世界。还有我前面提到的西方“分而治之”理念,我们认为这非常愚蠢(鼓掌),我们应该倡导“合而兴”。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在国内就是遵循着“合则兴”的理念去实践的,现在,我们正在将这个理念推广到全世界。
希望借助所有这些积极的消息,我们能够让本次大会取得更大的成功。非常感谢大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1、一个现役军人,如何能在保留军籍的同时去英国读个水硕?,军人对象在国外留学
2、小莫:不认同麦迪能代替科比 科比有乔丹的杀手心态 麦迪没有
3、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高级研修班(会员班)在福建泉州举行,数字经济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