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也能写代码,商汤科技产品总监:可以在不同环节提升软件研发效能,ai教育了解商汤科技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进步,AI正在许多领域协助人类的工作,其中也包括计算机编程领域。诸如Anysphere推出的Cursor、GitHub和OpenAI合作开发的GitHub Copilot等工具已得到广泛使用,可以实现代码对话、代码补全、代码编辑等功能。
国内的AI编程模型也在飞速发展,为开发者提供更多帮助。在7月26日至28日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商汤科技、阿里巴巴、科大讯飞等企业展示了多款AI编程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在不同层级上辅助开发者的代码编写任务,提高开发效率。
科大讯飞的星火飞码iFlyCode以星火代码大模型为基础,可以理解项目级工程代码,具备智能问答、代码智能补全和生成、代码智能优化、智能生成测试单元等功能。
商汤科技展示了软件智能研发助手代码小浣熊,据商汤科技介绍,该工具支持基于 AI 大模型的代码对话、代码补全、代码编辑和 MCP 配置,覆盖软件需求分析、架构设计、代码编写、软件测试等环节,可满足个人开发者和企业级项目开发等各类需求。
贾安亚介绍说,软件研发涉及产品经理、架构师、开发、测试、部署、运维等多个环节,代码小浣熊可以从三个层面提供帮助:一是不同环节的个人提高效率;二是整体的端到端流程,降低沟通的成本;三是对企业的存量代码做整体的梳理,避免出现“重复造轮子”的情况。
她指出,软件研发,特别是系统层级的软件研发,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并不是单纯靠大模型生成一个页面就可以完成,很多时候需要前后端的协同,“所以我们还是贯彻人机协同的方向,在一些子环节上通过智能体帮助开发者提高效率。”
本月早些时候,AI研究非营利组织METR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AI辅助编程反而可能降低资深开发者的工作速度。在这项研究中,参与的资深开发者最初认为AI可以使任务完成时间减少24%,但实际上AI让任务完成时间增加了19%。
“现阶段大模型对一些框架代码的理解,可以很好地让新手熟悉代码。企业的新员工也好,经验不足的程序员也好,可以把大模型作为一个抓手,去更好地理解企业的代码,”贾安亚说,“对于资深的开发人员,他们也可以利用大模型快速生成页面,去调度各类智能体分工进行一些任务。”
她表示:“就像从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到现在的Java、Python等语言,编程语言对开发者的门槛越来越低。未来,可能通过某种类自然语言的方式进一步降低编程门槛,但为了保证编程的效果,编程语言还是需要一定的规范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美欧达关税协议引争议,匈总理:冯德莱恩被特朗普“当早餐吃”
3、北京:关闭全市所有景区,暂停旅行社旅游活动,北京暂停旅游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