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8 14:52 作者:夜北
美元霸权换新“锚”?特朗普的《天才法案》与稳定币战略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8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白宫东厅出席加密货币立法法案签署仪式。 视觉中国 资料图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Guiding and Establishing National Innovation for U.S. Stablecoins,简称《天才法案》Genius Act),标志着美国首次正式确立数字稳定币的监管框架。此举不仅将对美国金融和货币体系产生深远影响,而且也将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和全球市场。
什么是稳定币?
稳定币是一种价值锚定型的加密货币,设计目标是将其价格“挂钩”到美元、欧元、黄金等稳定资产,以实现类似法币的稳定性。与比特币、以太坊等波动较大的主流加密资产不同,稳定币常见形式包括法币抵押型、商品抵押型、加密货币抵押型以及算法稳定币等。
所谓法币抵押型(fiat backed)是目前较为主流的稳定币种类,如 USDT、USDC等。通常发行方在银行账户中存入等值法币或现金等价物以支持流通,总量与储备保持一对一关系。其优点是价值稳定,但其安全性和透明度依赖于发行方实际持有储备。而商品抵押型(commodity backed)则以实物商品作为储备,如黄金稳定币PAXG。加密货币抵押型(crypto backed)主要通过智能合约锁定超额抵押加密货币来稳定币值,该方式具备较强去中心化的特点,但实操较为复杂且面临抵押资产价格波动的风险。算法稳定币(algorithmic)是利用“算法”(algorithm)调整供给来维持价值挂钩,从而无需使用实际抵押物。该稳定币理论上能高效管理供需,但一旦信任崩溃可能剧烈“脱钩”,譬如曾一度走红的 Terra UST稳定币现已崩盘。
相对其他加密货币,稳定币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是低波动性。比起其他加密货币的剧烈涨跌,稳定币一般能维持接近1:1的挂钩价,适用于支付、汇款和日常交易。二是支付相对友好。由于价格稳定,它们更适合用于线上购物、跨境汇款,以及各种Defi(去中心化金融)场景。三是无需中介。与传统支付系统不同,稳定币可在无需银行等中介的区块链上自由流通。四是监管、合规性要求更加严格。相比波动型数字资产,稳定币有更多对储备管理、算法设计、透明度和合规性等方面的明确要求。
截至2025年7月,全球稳定币市值已超过2500亿美元,多数由美元挂钩稳定币构成。根据Panews数据,截至2025年7月,Tether(USDT)和USDC合计占据86.5%的市场份额,年链上交易总量接近36.3万亿美元。CoinDesk的研究指出,2025年5月Tether市值首次突破1500亿美元。此外,据MarketWatch报道,截至2025年5月,稳定币发行总额达2470亿美元,较去年增长54%,约为美国流通现金总量的10%。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主流稳定币主要包括Tether(USDT)和USDC。泰达(Tether)是发行最早、规模最大的美元挂钩稳定币,截至2024年其储备超过1140亿美元,交易份额在稳定币中约为70%。USDC则是由Circle公司和Coinbase于2018年推出,2024年底其资产管理规模达410亿美元,运行于以太坊等多个区块链平台,并得到Visa等机构的应用支持。此外,市值排名较高的还有Ethena的USDe(约59亿美元)、MakerDAO的DAI(约54亿美元)等。
尽管稳定币市场规模庞大,但JPMorgan等大公司仍对其未来增长持谨慎态度,仅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5000亿美元。总体而言,稳定币在短期内经历显著扩张,但在长期可持续性上仍存在不确定性。
综上可见,稳定币通过将加密货币与现实资产挂钩,在维持区块链技术优势的同时,降低了交易的价格风险,使其更具支付与人们日常交易的可行性。而《天才法案》的出台,则标志着美国政府已开始为稳定币注入合规与信任,旨在推动其成为可靠的金融基础设施。
《天才法案》的核心目标
此次特朗普签署《天才法案》,标志着美国首次给予稳定币明确的联邦监管框架。其主要内容包括:全面挂钩要求(稳定币必须由美元或短期美债等流动性资产一比一支持)、强制透明度(月度储备成分披露、定期审计和财务报表公开)、发行主体许可(只允许符合标准的“特许”机构发行,且明确非证券、非银行存款)、合规机制(禁止为稳定币持有者支付利息;发行机构需能冻结、销毁代币以配合法律命令)、以及联邦+州的“双监管”保障(构建跨级监管体系,对外国发行者也设立准入门槛)等重要特征。下表直观地展现出稳定币和其他波动型加密货币的区别。
表格 1 稳定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的关键区别
其实,早在2024年8月,当时尚属美国总统竞选人的特朗普就曾公开表态:“美元如果失去其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主导地位,其结果会比输掉战争更为严重。”可见他极端重视美元的主导地位。2025年1月再度入主白宫后,特朗普积极推动加密货币的发展,大力发展美元稳定币,这背后存在多重战略目的。
首先,特朗普谋求通过《天才法案》确立“完全储备机制”及月度透明披露,从而增强公众与机构对美元挂钩稳定币的信任基础,以便在数字资产领域维护美元的国际主导地位,同时抑制欧盟、中国等其他重要经济体发展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可能带来的竞争压力。
其次,法律赋予美国本土及合规外国机构发行许可,实为拉拢Circle、Coinbase等核心企业进入美国市场,形成一条以美元为核心的全球数字支付通道,并通过此渠道增强对美元及美债需求的内生支撑。
第三,美国通过成立“美国战略比特币储备”与“国家数字资产储备”,以及行政令禁止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研发,表明其采用市场化方式推广数字资产,并意在防范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控制的潜在扩权。这些布局共同构成一种“数字美元战略”,即通过私营稳定币与国家级数字资产储备协同推进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资产的长期优势。
至于这些战略目的是否能够达成,实现路径存在结构性挑战与不确定性。
一方面,《天才法案》能促使稳定币市场在监管明确、信用更强的制度环境下快速扩展,法案签署次日市场立即出现交易所与金融机构寻求数字美元发行牌照的迹象,并推动传统银行与支付网络如Visa积极介入。此外,德意志银行预计相关法规将促使稳定币在2025年进入主流支付场景并推动美债需求增长。
然而,关键瓶颈在于监管协调与技术整合: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目前对稳定币直接接入尚持审慎态度,39项主账户申请中仅有一项获批。若无法完善借助美联储或银行体系的基础设施,稳定币在支付和跨境结算中优势势必受限。此外,批评者警示稳定币大量持有美债可能触发“脱钩赎回”时的债市动荡,甚至引发金融体系风险。
从全球角度看,《天才法案》或将激化国家间的数字货币竞争格局。美国的法律框架可能吸引更多美元挂钩稳定币走向国际,这将强化美元在全球贸易与支付体系中的相对优势,同时可能对欧盟、中国等推出CBDC的意图形成结构性压制。
不过,这也可能导致监管外溢和市场碎片化风险,美国的新监管模式与英国、欧盟、亚洲金融中心(如新加坡、日本)路径存在显著差异,可能引发资本与支付流向的变向重构。
另外,若大规模私营稳定币持有国债,可能对美国财政成本产生正面影响(比如降低短期利率),但也可能使稳定币成为政府债务的“民间承担者”,一旦赎回压力集中释放,将波及全球债市。
最后,美国市场结构能否成功应对潜在金融稳定风险,取决于监管实施细节、跨境监管协调与市场深度,这将是决定其长期影响的关键。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8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白宫东厅签署加密货币法案。 视觉中国 资料图
稳定币能否维护美元霸权地位?
美国能否通过稳定币维护美元地位,关键在于其战略构建及制度执行。
一方面,由《天才法案》确立的监管框架,包括授权“许可支付稳定币发行人”(PPSI),要求完全由高质量流动资产(例如美国国债)支持,增进透明度与信誉,实为巩固美元作为全球数字资产基础的关键路径。此外,上述法规对非美国发行人设定同样严苛的条件,进一步保障数字美元体系的统一性与可控性,有利于防止本土数字资产竞争分裂美元主导地位。
就实现路径而言,首先是通过制度化信任机制,令市场参与者,包括金融机构、国际支付平台与企业更愿意采用美元稳定币进行交易与清算。其次是推动稳定币持有美国国债,这方面像德意志银行与ARK Invest认为,稳定币对美债需求正逐步增强,并可能降低国债收益率。再次,美国计划通过申请美联储主账户,使稳定币支付系统能够直接接入Fedwire(美国联邦储备清算系统)结算,提高效率与规模。
然而,如果美元信用显著下降,稳定币能否保持吸引力则存疑。现阶段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资产与清算货币,稳定币价值依托其挂钩机制。如若美元遭遇信用贬损,其挂钩底层资产即受损,则稳定币价格稳定性将受到直接冲击;持有人可能转向挂钩其他货币或资产的稳定币,如已经出现的欧元稳定币或加密资产抵押币,这将分化美元稳定币的应用空间。此外,国际社会尤其是非美元区国家监管趋严,为防范“数字美元化”风险,将依据欧盟MiCAR等进行数字资产合规管控,可能限制美元稳定币海外扩张。
由此可见,美国通过稳定币框架强化美元数字化路径具有现实制度基础与市场动力,但其实现程度须取决于监管执行力度、与联储系统的整合情况,以及美元宏观信用环境。如果美元信用遭遇重大质疑,稳定币的价值基础将动摇,难以维系其吸引力与国际接受度,这也将使美元稳定币面临调整或替代压力。
结语
特朗普政府推动稳定币发展意在通过强化美元在数字资产领域的主导地位,维护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法案的实施可能促进稳定币市场快速发展,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和企业参与,推动数字支付和跨境结算的普及。然而,稳定币市场的快速扩张也可能带来监管协调和技术整合等挑战,影响其在支付和跨境结算中的优势。
从全球角度看,《天才法案》可能激化国家间的数字货币竞争格局。美国的法律框架可能吸引更多美元挂钩稳定币走向国际,强化美元在全球贸易和支付体系中的相对优势。同时,其他经济体可能加快推进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研发和应用,形成多元化的数字货币体系。
总之,《天才法案》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在数字货币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可能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深远影响。然而,其能否实现预期目标,还需观察监管执行力度、跨境监管协调和市场反应等多方面因素。未来,数字货币的发展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值得各方密切关注。
(王鹏,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2、“AI+游戏”何以可能?上海徐汇游戏企业引领人工智能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