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今天卖、明天又不卖,那怎么行?我们要敢于给美国立规矩
7月27日至30日,中美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三轮关税谈判。
当前谈判面临多重挑战:中美核心诉求存在显著温差;美方试图纳入非关税敏感议题(如伊朗、俄罗斯石油);中方坚决反对单边制裁与“脱钩断链”;以及迫在眉睫的最后期限压力。
然而,中国对特朗普时期的策略已有充分的应对经验,更清楚独立自主的研发道路是关键。7月15日,黄仁勋在北京表示,中国拥有全球50%的AI研究人员,其技术推进不可阻挡。他警告,若美国不参与竞争,中国的技术生态与领导力将重塑全球AI格局。
在此背景下,观察者网连线了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苏州大学讲席教授高志凯,深入解析博弈的深层逻辑。
高志凯指出,美国制裁虽加速了中国自主创新步伐,但独立自主的科技发展道路本就是中国作为大国的必然选择,而非被动应对;在谈判筹码方面,他强调中国需掌握市场主动权,而非将“取消制裁”视为核心诉求;在创新体系构建上,他呼吁从金融体系重构、人工智能战略升级到安全防护强化,打造可持续的自主创新生态。
【对话/观察者网 唐晓甫,整理/观察者网 郑乐欢】
高志凯:首先,我认为应当为这场所谓的关税战和贸易战正名。过去我们常说 “中美贸易战”,这个名称并不准确,实际上这是美国单方面发动的关税战或贸易战。2025 年4月2日之后,特朗普政府开始向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发起贸易战,这已然可以定义为美国反世界的关税战,甚至是美国反人类的关税战,所以首先要明确这一名称。
当然,这种极端措施必然会倒逼我们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这一点毋庸置疑。但需要明确的是,我们坚持科技发展的独立自主之路,并非是因为美国的制裁、关税战或贸易战。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大国,无论美国是否对我们实施制裁、封锁或禁运,都必须走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科技发展道路,这一点要先讲清楚。
美国对中国施加极限压力,试图打垮我们,无疑会加速我们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面的创新欲望和行动必要性,但这两者不应被简单关联。无论是否面临美国的极限压力,从当下、中长期发展以及远大理想来看,中国都必须坚定地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科技发展道路。
不同时期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不同,发展重点可能会有所调整,但总而言之,中国这样的大国若不掌握核心科技、不走自己的路,而依赖其他国家,是行不通的。毕竟世事难料,若有国家能轻易将我们置于困境,绝不是我们这个民族所希望看到的。因此,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没有其他替代方案。
观察者网:鉴于制裁可能产生的“倒逼”效应及其带来的技术发展动力,中国是否还需要将“美国取消制裁”作为核心谈判筹码?
高志凯:首先,我们来谈谈美国在经济贸易和关税战过程中,对中国实施的多如牛毛的各类禁运与制裁。在我看来,对于被列入制裁清单的服务、产品、设备等,美国不再向我们出售,但与此同时他们总会找一个所谓的理由,甚至编造理由来为这种行为辩解。
其二,美国人在剥夺中国获得这些服务、产品的权利时,会编造相应理由,这给我们带来的另一种损失,其影响力度未必小于第一种。这种损失是什么呢?美国人会对中国进行妖魔化,将中国描绘成破坏国际准则、与美国为敌,甚至说中国在武装自己、要与美国宣战,宣扬 “中美之间必有一战” 这类歪理邪说。
当然,近几个月我们也注意到,美国宣布对我们实施禁运的一些东西,尤其是芯片、部分GPU等,最近有所松动。我来谈谈我的观察和分析。
所以,美国同意英伟达等技术提供方向中国出售这些技术,并非是改变了对中国的立场,也不是突然放下了对中国的敌意、开始正常对待中国,而是出于美国自身的小算盘。原本它想通过禁止向中国出售这些产品,达到将我们打倒在地并踩上一脚,同时对我们进行妖魔化的目的。但由于中国人民勤奋努力,众多企业大力投身创新,在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这才逼着美国动脑筋考虑是否要做出改变,让其见机行事,比如想着能赚的钱还是要赚。
7月16日,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第三届中国供应链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
这意味着,以后你卖不卖、我买不买,以及相关产品能否进入中国市场,决定权要掌握在我们中国手中,这样才能掌握主动权。不然,美国就会变得很任性,想卖就卖,不想卖就不卖,随意折腾我们。我们不是任人摆布的耗子,应该有自己独立自主的国格和威严。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美国或其他任何国家表示不向中国出售某些产品,我们要提前声明:是你先不卖给我的,导致我现在买不到。等到以后你想卖给我时,我不会自动、毫无保留地打开国门和市场,而是会有一个考量过程。要弄清楚你当初不卖给我是不是错了,若是你有错,我们之间要就此进行理论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对美国这样的国家形成更大的威慑。
在中美关税战,也就是美国发动的这场关税战中,美国一度将中国出口到美国产品的关税提高到了145%,中国也奉陪到底,把美国出口到中国产品的关税提高到125%。在如此高的关税之下,美国很多产品在中国市场失去了可销售性。目前,中美双方已在日内瓦、伦敦进行了会谈,接下来还将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三轮会谈,这是正常的沟通。但直到现在,中国都没有恢复对美国石油天然气产品的购买,也没有迅速恢复对美国农产品的购买。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类产品往往需要签订长期合约,不能动辄今天卖、明天不卖,这显然是在折腾我们。所以,当美国把关税提高到那么高的水平时,中国就得去寻找替代产品、联系其他供应商,而与这些供应商洽谈时,很可能就要签订长期合同。因此,即便美国现在表示,比如会谈进展不错,可以适当降低关税,我们也不会像没有自主权的钟摆一样,被随意拨动。
我觉得大家应该向有关部门好好汇报并提出建议,目的只有一个:美国,别以为自己是全世界、全人类乃至全宇宙的主宰,你身处一个高度互动的世界,产品进出口最好遵循自由贸易原则,政府不要横加干涉。否则,到头来很可能既违背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侵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是美国人能明白自己做错事会面临怎样的法律后果、贸易后果 —— 比如美国产品可能丢掉中国市场,日后想再进入也未必能打开大门,情况或许会不同。
总之,中美之间的自由贸易和正常贸易,需要中美双方共同维护和保护。美国不应养成动辄破坏中美自由贸易的坏毛病,我担心长此以往,中国市场会逐渐对美国很多产品失去信心和兴趣。到那时,不管美国政府怎么想,美国出口商肯定不答应,美国老百姓也会深受其害。美国阻碍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损害的不仅是中国出口商的利益,实际上特朗普总统及其政府也侵犯了美国广大消费者的根本利益。我们要敢于给美国立规矩,只有这样,才能让中美关系处于更平衡、更积极、更具建设性的状态。
1、从数据上来说10万吨核动力航母效费比很低,15万吨才是理想吨位!,10万吨级核动力航母
2、俄总统助理:北约行动非常像是在准备对俄发动大规模侵略 风险非常大
3、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国羽提前斩获四项冠亚军,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