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42.5亿元,8大集成电路项目签约重庆,重庆集成电路产值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综合
此次签约项目聚焦车规级芯片、功率半导体等方向。
7月28日,重庆高新区集中签约了8个集成电路重点项目,总投资42.5亿元。
据了解,此次签约项目聚焦车规级芯片、功率半导体等方向,包含华润封测扩能项目、东微电子半导体设备西南总部项目、芯耀辉半导体国产先进工艺IP研发中心项目、斯达半导体IPM模块制造项目、芯联芯集成电路公共设计服务平台项目、积分半导体封测项目、锐芯半导体芯片设计及检测总部项目、米特科技硅光集成芯片光纤陀螺项目。
其中,东微电子半导体设备西南总部项目由河南东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打造,计划投资15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西部半导体设备生产基地与先进存储芯片研究院;二期扩产并建设射频芯片生产线。项目拟于2025年开工建设,2026年投产,当年实现年产值2亿元,到2029年实现年产值12亿元。
斯达半导体从事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为主的功率半导体芯片和模块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2023年,斯达半导体与深蓝汽车共同出资成立重庆安达半导体,落地科学城高新区,专注于车规级IGBT和碳化硅模块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此次签约,斯达半导体将继续加大在重庆的投入,拟投资3亿元,设立斯达半导体(重庆)有限公司,使用约35亩工业用地,建设IPM(智能功率模块)产线。项目拟于2026年开工,2028年投产。
重庆米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以光电子技术及智能制造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光纤陀螺光路模块装配及核心器件的研制生产。米特科技此次计划新增投资5亿元,分两期实施,高标准建设硅光集成芯片光纤陀螺模组生产基地,预计年产能达20余万片;建设国内首条基于薄膜铌酸锂集成化光纤陀螺用光学模组封装测试线;打造国内首个硅光集成光纤陀螺核心器件光纤环全自动生产车间;建成硅光电子光纤陀螺模组高端工艺研发平台。项目拟于2025年投产。
重庆集成电路重点企业超50家
目前,重庆集成电路产业已初步形成“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原材料配套”全链条,有力配套了本地汽车电子、工业以及消费电子等终端需求。
近年来,科学城高新区将集成电路作为3个千亿级主导产业之一,集中资源力量,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态势向上向好。截至目前,科学城高新区已集聚SK海力士、电科芯片、华润微电子等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50余家。
数据显示,2024年,科学城高新区集成电路规上工业产值增长6.8%、规模占全市的42.5%,集成电路工业投资增长78.6%。2025年一季度,该区集成电路规上工业产值增长6.9%,集成电路工业投资增长38.9%。
尽管发展态势良好,但当前重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仍面临设计、封测模组等产业链“两端”短板。科学城高新区作为全市集成电路产业主要集聚地,正在锚定车规级芯片、功率半导体等重点发力产业,全力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做大做强。
按照目标,预计到2027年底,科学城高新区将实现IC设计企业新增82家,年营业收入达100亿元;封测模组企业新增22家,年产值达200亿元,努力建设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有力支撑我市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重庆高新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今年4月,科学城高新区起草并审议出台《重庆高新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针对设计、封测模组等企业的研发、融资、产业链协同等,出台19条措施给予精准支持。
例如,对设计企业流片最高奖励3000万元,购买EDA工具、IP最高奖励500万元;鼓励企业投入,最高奖励5000万元;鼓励企业融资,最高奖励3000万元;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最高奖励1500万元;针对场地保障,最高奖励1000万元。
此外,《措施》还鼓励供应链协同,最高奖励1000万元;鼓励企业招引行业高端人才及团队,最高奖励500万元;鼓励企业举办行业活动,最高奖励600万元。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
1、报仇雪耻!印度欲设陷阱 让“阵风”战机猎杀歼-10C 中巴能上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