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丨佩列沙茨大桥——民生之桥、友谊之桥、合作之桥,佩列沙茨大桥
新华社克罗地亚科马尔纳7月26日电 记者手记|佩列沙茨大桥——民生之桥、友谊之桥、合作之桥 新华社记者李学军 由中国路桥公司牵头的中国企业联合体承建的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26日迎来通车三周年。作为中克共建“一带一路”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佩列沙茨大桥通车三年来,有力推动当地旅游、交通、物流等行业发展,给当地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好处,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民生之桥、友谊之桥、合作之桥。 佩列沙茨大桥是一座长2440米、宽22.5米的公路斜拉桥,它横跨克罗地亚南部亚得里亚海的小斯通湾,连接该国大陆与佩列沙茨半岛。近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佩列沙茨大桥是克罗地亚民众心中近十年来当地最佳基建项目之一。 在大桥附近采访时,记者遇到了多年来一直以向游客出租公寓为主业的居民伊万娜·德拉戈布拉托维奇。提起大桥为所在地科马尔纳及周边居民带来的好处,她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德拉戈布拉托维奇告诉记者,在大桥建成之前,科马尔纳地区一到冬天人烟稀少,冷冷清清,不要说游客,就连居民都很少,都到大城市过冬去了。但自从佩列沙茨大桥建成以来,由于交通更加便利,即使在冬天,这里的游客也络绎不绝。“得益于大桥,我现在可以全年做生意了。”她笑着说。
当地一家酒店的经营者安东尼奥·米库利奇深有同感:“现在这里的酒店和餐馆基本上都是全年营业。”米库利奇还告诉记者,佩列沙茨大桥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地标性建筑,他酒店的不少住客都是冲着这座大桥而来。
来自杜布罗夫尼克的酒庄老板安德罗·茨尔维克也是大桥的受益者。茨尔维克告诉记者,在大桥建成之前,酒庄的酒要运往克罗地亚各地必须绕道波黑的“内乌姆走廊”,且需要办理繁琐的出入境手续。大桥建成后,运输时间大幅缩减。“便利的交通意味着更快捷的业务流程和更好的收益,酒庄的销售额已因此增长三成以上。”他说。
负责管辖佩列沙茨大桥的斯通市市长韦德兰·安图尼察对记者表示,佩列沙茨大桥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现在大桥周边乃至斯通地区的酒店和餐厅预订量明显增加。为此,斯通最近还新开了一个大型购物中心为游客提供服务。“三年来,这座大桥为我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他感慨道。
尽管大桥通车已有三年,但是当地居民对吃苦耐劳的中国建设者的工作状态依然记忆犹新。曾在大桥项目工作的当地居民安娜·武利奇说,中国建设者们当时实行“三班倒”,全天候施工,从而确保大桥顺利完工。中国同事的工作精神令人钦佩。
德拉戈布拉托维奇也告诉记者,中企在当地口碑良好,当地居民见到中国建设者都会竖大拇指,并能用简单的中文说“你好”和“谢谢”。
佩列沙茨大桥也是一座“合作之桥”。大桥项目曾雇用250余名当地员工,先后有欧盟18家设计咨询公司、45家施工企业及112家来自克罗地亚、德国、波兰等国的全球设备、材料供应商参与其中,真正做到了合作、互利、共赢。克罗地亚总理普连科维奇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佩列沙茨大桥是克中两国合作的典范。
来自杜布罗夫尼克的建筑师布兰科·洛希奇告诉记者,克中两国在佩列沙茨大桥项目上进行了出色合作,“我希望中企和中国建设者能在克罗地亚承接更多这样的大型项目” 。
1、刚从北京回来,能劝一个是一个……,刚从北京回来需要做核酸检测吗
2、省老促会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座谈会